婚内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如何界定责任?

03-26 11:43发布

婚内共同债务,离婚时的责任界定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家庭债务,如房贷、车贷、信用卡债务等,在离婚时如何界定责任,成为许多夫妻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婚内共同债务的界定责任需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时间界限。这意味着,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债务,原则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当然,这并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一方婚前债务的认定。

其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以夫妻共同财产为基础。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取得的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认定共同债务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为依据。

再次,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应以平等自愿为原则。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应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确定各自应承担的债务份额。若协商不成,可由法院根据债务的性质、金额、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依法判决。

具体到离婚时婚内共同债务的责任界定,以下几种情况可供参考:

  • 婚后共同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承担的家庭债务,如房贷、车贷等,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婚后一方为家庭生活支出而形成的债务,如购买家庭用品、支付子女教育费用等,也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婚后一方为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务,如投资、经营等,同样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婚后一方为履行法定义务所形成的债务,如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也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然而,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宜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婚后一方为个人目的所形成的债务,如赌博、酗酒等。

  • 婚后一方为非法活动所形成的债务。

  • 婚后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将共同财产用于个人债务的偿还。

  • 最后,若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的承担存在争议,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将综合考虑债务的性质、金额、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依法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通过以上法律规定,我们可以明确,在离婚时,婚内共同债务的界定责任应以婚姻法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为依据,依法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法律内容请咨询本站官方律师。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