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问题解析
离婚,作为人生中的一段曲折历程,往往伴随着财产分割的难题。在我国,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是夫妻双方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为您解析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的相关问题。
一、共同财产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二、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
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三、共同财产分割的具体操作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
(三)作者的作品、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生产经营的收益;
(五)依法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六)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第二十条 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约定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法律、经济、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夫妻双方在处理共同财产分割时,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合理、公正地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