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是婚姻关系中一个敏感且复杂的问题。在我国,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将详细介绍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及程序。
首先,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进行分割。分割财产应当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
其次,离婚财产的范围。离婚财产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再者,离婚财产分割的程序。离婚财产分割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离婚当事人提出财产分割请求。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财产分割的请求。
法院受理。法院在受理离婚案件后,会通知当事人提供财产清单,以便进行财产分割。
法院调查核实。法院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财产清单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委托评估机构对财产进行评估。
分割财产。法院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根据财产分割原则和实际情况,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审判。法院对财产分割案件进行审判,制作判决书。
执行。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法执行判决书,分割财产。
最后,离婚财产分割的特殊情况。在离婚财产分割中,以下情况应特别注意: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认定。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要求分割共同财产。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部分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九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第四十一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进行分割。
第四十二条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二、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具体处理
三、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特殊情况处理
四、离婚时财产分割的执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及程序。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