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律网友咨询:七人用鸭肉做假牛羊肉卷被判刑!犯了什么罪?

07-25 11:36发布

云律网友咨询:七人用鸭肉做假牛羊肉卷被判刑!犯了什么罪?
网友具体咨询内容:2021年7、8月份,杨某、王某等7人成立食品加工窝点,在冰冻鸭板肉里加入牛羊肉香精粉,冒充牛羊肉卷在电商平台售卖,销售金额达200余万元。法院审理宣判,杨某、王某等7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
云律网官方律师团律师解答:在冰冻鸭板肉里加入牛羊肉香精粉,冒充牛羊肉卷进行销售,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即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应予立案追诉。

杨某、王某等7人销售伪劣产品金额高达200余万元,根据《刑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法条将本罪行为主体表述为“生产者、销售者”,其中的“生产者”既包括产品的制造者,也包括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则包括批量销售者、零散销售者以及生产后的直接销售者。

2.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其中的伪产品主要是指“以假充真”的产品,劣产品是指掺杂、掺假的产品、以次充好的产品及冒充合格产品的不合格产品。

3.行为表现为四种情况: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4.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这里的“违法收入”并不是指扣除成本后的纯利润,而是按伪劣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出卖价格计算。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云律网是一家集上万律师的专业法律问答社区,全国3500余分站,专业为你提供刑事辩护、合同纠纷、离婚纠纷、劳动工伤、民间借贷、交通事故、人身侵权、公司法务、医疗损害及建筑工程等领域的疑难案件处理,详情请加官方律师团微信咨询(fawu62)。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