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财产分割中,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

03-26 12:16发布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在离婚时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可能共同承担了多种债务,如房贷、车贷、信用卡债务等。以下是一些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重要要点。

首先,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为共同生活需要或者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所形成的债务。这类债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婚后共同购置的财产所负的债务;
  • 婚后为家庭生活所负的债务;
  • 婚后共同经营企业所负的债务;
  • 婚后为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 婚后为履行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 在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以下因素是关键:

  • 债务发生的时间:如果债务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那么通常会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 债务的用途:如果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家庭共同利益,那么该债务很可能会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 债务的知情程度:如果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另一方所负的债务,通常会被认定为个人债务。
  • 债务的偿还责任:如果债务是在夫妻双方共同协商下所负,并且双方都有偿还的能力,那么该债务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 在实际操作中,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债务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 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 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经营;
    • 债务用于抚养子女或赡养老人;
    • 双方共同签字或认可债务。

    然而,也存在一些情况,债务可能被认定为个人债务:

    • 债务用于个人挥霍;
    • 债务与夫妻共同生活无关;
    • 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另一方所负的债务;
    • 一方能够证明债务为个人债务,如赌债、高利贷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双方共同偿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债务,应当认定为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为购置家庭生活用品、支付家庭生活费用等所负的债务;为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为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为偿还夫妻共同债务所负的债务。”

    通过以上法律依据,可以看出在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助于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法律内容请咨询本站官方律师。
    赞赏支持